2024年10月08日,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
近日,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注射用奥马珠单抗(商品名:恩益坦®)获批上市,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《药品注册证书》,为国内首个按治疗用生物制品3.3类开发的茁乐®(注射用奥马珠单抗)生物类似药,适用于采用H1抗组胺药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成人和青少年(12岁及以上)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。
恩益坦®是一种重组抗人免疫球蛋白E (IgE)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。该产品遵循生物类似药相关的研究指南,按照逐步递进的原则,在完成药学、非临床的全面比对研究的基础上,进行了“头对头”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安全有效性比对试验,确证了该产品与原研药(茁乐®)在质量、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,无临床意义上的差异。原研药在中国已获批过敏性哮喘和H1抗组胺药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成人和青少年(12岁及以上)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两个适应症,其疗效与安全性获得广泛认可。其他适应症的上市工作也在积极推进。
熙宁生物|精翰生物积极助力石药集团恩益坦®获批上市
宁波熙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及上海精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熙宁生物”)为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恩益坦®在I期及III期临床项目中,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药代动力学(PK)、抗药抗体(ADA)、中和抗体(NAb)、药效学生物标志物(PD)检测服务,结果显示恩益坦®的药代动力学、免疫原性和药效指标符合国家药监局药物注册标准。熙宁生物秉持着“技术过硬,质量可靠、响应迅速”的品质承诺为整个临床试验过程提供了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和支持。
关于石药集团
CSPC
石药集团组建于1997年,在“做好药,为中国,善报天下人”的理念传承下,通过创新发展,主要经营指标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。现在已发展为员工2.8万人的国际化创新性企业。旗下港股上市公司(01093.HK)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,并代表中国制药入选全球医药企业研发管线规模榜单居第24位,服务全球患者。
石药集团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参与,为人类健康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好的创新成果。建立多元化的产品体系,深耕成药、原料药、功能食品等三大板块;并积极投入新冠病毒的防治,集团mRNA新冠疫苗产品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、获得紧急授权使用的新冠疫苗。在心脑血管、抗肿瘤等领域,上市了恩必普、明复乐、多恩益、津立泰、海益坦、多恩达、欧悦欣等创新药。恩必普、玄宁、津优力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为制药领域最高国家奖项。在2023年上市两个国家1类新药: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(全球首个IgG4 RANKL抑制剂)与谷美替尼片(全球自主知识产权)。集团还通过占国际市场绝对份额的原料药,深度构建全球产业链,守护国际制药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。
关于熙宁生物
Accurant BioTech
熙宁生物是一家以分析科学为核心能力,专注于为新药临床与临床前研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创新型CRO企业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符合国际GLP&GCP质量管理规范的生物分析(Bioanalysis,BA)服务,生物标志物(Biomarker)研究与伴随诊断(Companion Diagnostics,CDx) 产品开发服务,以及临床前药理药效研究(Pre-clinical Pharmacology)服务。
一站式的生物分析服务包括分析方法学的开发验证和生物样本分析,以及抗体制备和细胞株构建,临床样本采集包制备和实验室手册撰写、临床数据统计等支持服务。涵盖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(CGT)在内的各类新型生物制品临床及临床前研究的药代动力学(PK),药效学(PD),抗药抗体(ADA),中和抗体(NAb),以及各类有效性、安全性相关检测。
全面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服务基于免疫组化(IHC)、细胞学及流式细胞术(FACS) 、免疫学、液质联用(LC-MS)、二代测序(NGS)及基因检测(qPCR/ddPCR)等技术平台,可实现对组织、细胞、蛋白、分子、基因各个样本水平的全覆盖。伴随诊断产品开发依托丰富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经验,可提供的技术服务包括LDT方法学开发、CDx产品开发及验证、注册检验、临床试验研究和注册申报,委托生产等。
非临床研究服务包括动物模型的建立,以及基于动物模型(in vivo)、离体(ex vivo)、体外(in vitro)药理药效学研究、组织病理学研究(Pathology)、功能细胞株构建和产品放行检测等。
公司成功支持了国内第一款Ⅰ类新药CAR-T产品-药明巨诺倍诺达®(瑞基奥仑赛注射液)的上市。目前,公司已经和国内、国际超过200家生物制药企业或生物科技公司建立了项目合作,涵盖肿瘤免疫、自身免疫及代谢类疾病等多个热门治疗领域,包含蛋白药物,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等各类新药。截至目前, 已支持双/多特异性抗体超过60个,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超过50个,在研靶点超过150个,临床试验(包含国际临床研究)超过400项。
公司在宁波(熙宁生物)、上海(精翰生物)、和美国新泽西(Accurant Bio)都建有实验室,总面积超过10,000 平方米。团队规模超过300人,其中超过30%拥有5-20年的专业工作经验,科学家团队超过50%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。
公司科学家团队曾参与了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“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”、NMPA 2021年版《药物免疫原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》、及国际上多个行业白皮书的撰写;支持了500多项临床及临床前研究,含230多项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,多次成功通过FDA、EMA、OECD、NMPA的审计。